水貨進口命運大不同--(一)商標法部分

 

案例:小王以真品平行輸入的方式,自泰國進口該國經合法授權製造的NIKE、球鞋運動服等至國內銷售,然遭商標權人以明知未經授權或同意不得非法使用NIKE商標為由,提起侵害商標權的告訴,該怎麼辦?

 

 

          本案例涉及商標權此一獨占之權利,應如何耗盡的問題。因本案輸入者,亦為正版真品,只是係經NIKE授權於泰國製造,而非在我國製造,此即俗稱之水貨。因水貨商販賣水貨,不用如代理商須付出代理權金、維修、售後服務、宣傳等成本,故通常會比國內代理商的產品要來的便宜。因蠶食到國內合法代理商的市場,爭端於焉產生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採「國際耗盡理論」的話,則因商標權人已於泰國授權商標了,已獲得合理的報償,則全球應一併耗盡,此時再輸入我國的話,因商標權利已耗盡,故不得再主張商標權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若採「國家耗盡理論」的話,商標權的耗盡僅限於某一國度之內,且商標權採「屬地主義」,故若自他國輸入我國時,自我國地域而言,商標權並未耗盡,仍得對之主張商標權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以上的爭議,即涉及商標法第30條第2項「附註有商標之商品,由商標權人或經其同意之人於市場上流通,或經有關機關依法拍賣或處置者,商標權人不得就該商品主張商標權。但為防止商品變質、受損或其他正當事由者,不在此限」解釋上採那一個原則的問題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目前法院實務,多自消費者保護之觀點,認為:若水貨進口的業者,已善盡標示之義務,可使消費者得以充分的辨認商品的來源,不會產生混同誤認時,則進口商不致構成侵害商標之侵權責任…。多數判決採「國際耗盡」原則,亦即對於真品平行輸入的商品比較有利的解釋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但在著作權領域,卻是採「國家耗盡」,故其命運完全不同,有機會再為文說明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BY-簡啟煜律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簡啟煜最亮的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